自主招生一直是各高校最为重视的招生方式之一,旨在选拔出优秀学生,但是近年来,遮盖性偏差成为了广受关注的话题,甚至被指为成为了风潮。那么自主招生的真相和误区是什么呢?以下是我们的探讨与总结。
一、自主招生是怎样的一种招生方式?
自主招生是高校为了补充普通招生的不足而实行的一种特殊招生方式。简单来说,自主招生就是根据高校的需求、专业特点、招生计划和录取标准,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组织考试或社会拔尖人才生源基地推荐,选拔具有一定特长或潜力的考生,并录取到本科教育中来。自主招生的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考试内容也各不相同。
二、自主招生为何会被高估?
在此前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对于相同的受试者,他们在自主招生制度下的成绩要比在普通录取下获得的成绩更高。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相对遮盖性偏差。遮盖性偏差是指如果选择的评估方法/工具隐藏了被评估者的其他相关能力和品质,就会出现遮盖了某些能力而强化了另外一些能力的偏差。在实际操作中,自主招生往往会重视考生的非智力因素,比如竞赛获奖、科研成果等,而这些因素在其他招生方式中并不存在,所以就会导致相对遮盖性偏差的问题。同时,自主招生可能会有面试等环节,此时考官主观能动性大,容易产生主观性、偏见等问题。
三、自主招生还有哪些误区?
除了遮盖性偏差这个问题外,自主招生还有一些其他的误区。例如,有不少人认为自主招生是“后门”,所占的比例很少,只有十几人。事实上,每年全国的自主招生人数都是惊人的。铁路警察学院2018年招生计划指出,本学院将在自主招生中安排录取学生340人!相对来说,自主招生对于一个普通中学生来说,还是有很大机会的。还有一些人认为自主招生只存在于名校之中,这也是不准确的。根据教育部的数据,全国有300余所高校在2019年参与了自主招生,其中不乏一些地方名校。
四、自主招生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
虽然存在问题和误区,但自主招生这一招生制度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在自主招生中,学生可以体验到更多的创新与实践,相较于传统招生更加灵活。同时,自主招生也能够发现那些在普通招生之外的特别潜力和优秀人才。为了发挥自主招生的作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问责制度的建立。学校可以建立问责制度,对于遮盖性偏差等问题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严肃处理。
2.专业监测指标。自主招生中往往会强调非智力因素,但是我们需要建立更加科学的指标体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监测和评估。
3.学术诚信培训。自主招生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考试作弊、资料弄虚作假等恶劣现象,需要进行诚信教育与问责。
总之,自主招生是高校招生过程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但同时也需要我们深刻认识和规范。只有在制度规范、问责有效、监测科学、教育严肃的前提下,自主招生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好处,选拔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对于我国的未来发展具有巨大的战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