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冥王星不能算是一个行星?这个问题早在200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就曾经引爆了一场大的争论,最终以决定冥王星只能分到“矮行星”类别为结局。然而,在科学上,认知和辨证永远没有止境,让我们来重温一下这场争论的来龙去脉。
在对整个事件进行回顾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现代天文学的进展。随着天文技术的不断突破,我们对太阳系以及它的二十多颗行星有了日益清晰的认知。新的天文体被发现,因此对行星的定义做出更为具体的要求。
从此前惯例看,根据IAY没有明确的“行星”定义,也没有明确“矮行星”的概念。后来,他们在2006年改变了本来既定的惯例,强制进行分类,并把冥王星划为矮行星。
2006年之前,行星的定义是十分含糊的。之所以出现冥王星这样的争议,背后的原因是人们对行星的认知有所改变。在20世纪初期,行星的数量一度增加到了13颗,但是在20世纪中期,随着更加专业的天文实验和进一步了解太阳系,人们对行星的认知发现了一些缺陷。
因此,对行星的定义进行了修改,行星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它是绕太阳转的天体,它具有足够的质量使得它的形状可以趋向球体,它的轨道与其他天体之间的影响最小。
冥王星的质量和密度很小,并且与其它行星的轨道有交叉,这意味着它可能是某一时期在太阳系中形成的一颗天体,而不是大家熟知意义上的行星。
尽管冥王星在形态上符合行星的定义,但是两个最后的条件却是截然不同。它不能“清扫”其轨道外的任何天体,而且它的轨道与另外两个大行星海王星和海外天王星具有交叉,导致其被划分为“矮行星”。
这个问题很多岁月以前就被讨论过,然而这场争论并没有停止,每年都有人再次提出这个议题。在现代天文学中,科学家们不断解决以前不能解决的问题,需要更新和调整原有的定义以适应新的实验结果。在我们的宇宙中,始终存在着无穷无尽的未知变量,我们的知识的边界始终在拓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