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学院在10月12日至14日举办的第八届国际海洋论坛上,聚焦于探索下一代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的发展趋势和举措。该论坛邀请了众多国际国内的学者和行业企业代表共同探讨海洋生态保护的现状和新发展,特别是海洋垃圾治理、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和传统渔业改良等话题,为未来海洋生态保护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跨学科研究支持。
一、拓展海洋资源利用,实现海洋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
虽然近年来海洋保护意识越来越浓厚,但对于拓展海洋资源的利用,我们还有更大的空间。同时,因为资金和技术的不足,我们还面临着许多执行不力、成效不佳的困境。因此,具有可持续性和层次性的海洋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规划是至关重要的。相关产业合作、政策策略的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提高都是必要的。比如,开展针对性的海洋资源调查、建立海洋资源数据库、促进伴随资源利用的环保技术开发,还可以相关单位建立互通系统,以共享数据方形式供应给社会使用。
二、突破传统渔业模式,提高海洋生态的经济效益
传统的渔业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于海洋产业的需求。捕鱼量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大量提升的情形下,如何进一步挖掘海洋产业的潜力并保障海洋生态平衡?在当前的创新氛围下,学术和行业界的合作更加密切,单纯的资金投入将无法解决我们面临的各种问题,势必要走科技求突破的道路。比如,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进行精准捕鱼、研发新型无污染浮动式农场、发展创新型水产养殖等手段,有望在保证海洋生态平衡的同时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多方共治海洋垃圾,提高海洋生态环保意识
海洋垃圾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渔业大省,浙江面临的则更为严重。海洋垃圾的产生与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息息相关,海洋垃圾的治理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借力众人之力,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回收措施,开展示范性的模式以及举行海洋生态环保宣传,有望唤醒更多人的环境保护意识。
综上所述,为实现海洋生态的可持续保护,需要秉持关爱与创新的理念,采取有科学性、可持续性和务实性的措施,加速展开多方合作、高效开展海洋保护。